第109章 储君-《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而这也让老朱从繁忙的政务当中抽出了身,有空去思考储君之事。
    早在立国之初,他坚持的就是立嫡立长。
    可现在,朱标不在了,嫡次子又是那样混账,显然当不了储君。
    可若是跳过老二立老三,可老四也不差,孙子朱高炽更是比老三的儿子更优秀。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坚持了半辈子的立嫡立长就成了一句空话。
    而后世之君的继承制度也要乱套。
    最终演变成几个皇子之间的斗争,这不仅会让他们兄弟之间手足相残,还会消耗大明的国力。
    这不是老朱想要看到的。
    其实想到这里,老朱心里已经倾向于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君。
    既然立儿子会引发那么多的后果,那干脆就不立了。
    直接立孙子朱允炆,将立嫡立长贯彻到底。
    就这么干!
    老朱做出的决定,除了已经过世的马皇后和朱标,基本上没人能让他改变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九月,老朱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昭告天下,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储君。(这个嫡长子指在朱标活着的儿子中是嫡长子)
    此诏一出,天下哗然。
    朝堂上快速稳定了下来,对于储君之事闭口不谈,免得被老朱一刀砍了。
    更有人已经在打算去朱允炆那里拜码头了。
    现在已经有人认识到,皇太孙朱允炆不像朱标那样,在朝堂上根基深厚。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他就没有根基。
    以众人对老朱的了解,他接下来肯定会在朝堂上展开一场大清洗。
    除掉所有不支持朱允炆的人。
    …
    与此同时,北平。
    庆寿寺。
    禅房中只有朱棣和老和尚道衍,所以朱棣也不用过于小心。
    只听他极为愤怒的说道:“朱允炆一个黄口小儿,凭什么当储君?”
    “父皇莫不是昏了头?”
    “若是立二哥或者三哥为储君,本王也不是接受不了。”
    “毕竟自古长幼有序!”
    “可他朱允炆凭什么?”
    “父皇也真是的,二哥,三哥可都还在呢!”
    朱棣不甘心啊,也不服。
    甚至心里对老朱也有了意见。
    他兢兢业业镇守边塞十数年,就是想获得父皇的关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