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对比-《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所以别看出征的是五十万大军,出征的十万三大营加上五万禁军,精锐只有十五万人。
    而这十五万人之中,大部分还都是步军。
    剩下的,都是辅兵。
    当然,辅兵,只是一个统称。
    可分为后勤保障人员,医疗救护人员,杂役人员等。
    像是运粮兵、工匠、军医、战场搜救人员、伙夫、马夫、通信、打杂的等等。
    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,是一个庞大的体系。
    不是五十万大军出征,这五十万人就都是作战人员,账不是这么算的。
    哪怕是后世的军队之中,后勤人员的占比也不小。
    小皇帝此次出兵五十万,作战主力就是十万三大营,最多再加上五万禁军。
    而抽调的卫所兵,他们主要是负责搞后勤。
    毕竟卫所兵的兵员素质已经不能和几十年前相比了,疏于训练,军纪涣散。
    历经几十年,卫所制已经开始糜烂,普通士卒被上司剥削压迫,吃都吃不饱,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?
    顶多就是比农民强一点。
    为了弥补主力的作战损耗,小皇帝还从有战斗力的边军中抽调了一些人。
    虽然军纪和战斗力和三大营的精锐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的,但他们毕竟处于边疆,和敌人交手的次数较多,不会拉低三大营的战力。
    边军也不能抽调的太多,不然防守力量就空了。
    相反蒙古骑兵对后勤的依赖就比明军小许多,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,成年后拿上马刀就是骑兵,吃的是自制的肉干,喝的是马奶,出征的时候还会带多匹母马,轮换骑乘,减少马匹消耗,也能利用马奶作为食物来源。
    还有以战养战,也是他们减小后勤压力的方法,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时候可没少以战养战。
    所以他们二十万大军,基本上都是骑兵。
    以上就是此次明军与蒙古军队的对比。
    三大营的将士在出征之前就训练了一年有余,战斗力是可以保证的。
    张辅就是凭借着劣势兵力,与敌人作战,让敌人没有丝毫的办法,只能动用最后的底牌。
    不能说张辅菜,人家确实是有真本事在的,只能说张辅这次确实是遇到了地狱副本。
    朝中有人想卖了皇帝,给敌人输送各种情报,军中也有人早就投靠了敌人,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在做准备了。
    卧底也都是平平无奇的小人物。
    换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有张辅做的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