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楚大郎携才女游汴京-《超时空史记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清照带着楚祯逃出家门去。
    站在大街上,两人相视一笑,李清照笑得很是少女模样,柳眉弯如月,香腮带羞红。
    楚祯看她秀气明媚的脸庞,片刻后,才转头去看四周。
    她家门前是一个小巷子,外边行人很多,有不少挑着担子的人经过。
    “楚郎君快走~”
    李清照还拉着他衣袖,脚步轻快的往前走,羞涩一笑道:“奴家带你去游汴京城~”
    楚祯被她拉着走,笑问:“你家旁边住的都是谁?也是朝廷官员?”
    “倒不全是……这边是赵员外家,这边是宋员外,这家是李博士,在太学讲授经意。”
    “这么多员外?跟你父亲之前一样。”
    “非也~”
    李清照笑吟吟道:“此员外乃是富户。”
    楚祯点头笑道:“原来乡绅地主被称员外,在宋朝就开始了。”
    “楚郎君不称呼北宋了~?”李清照悄悄问。
    “你又不爱听。”
    “嘻嘻。”
    两人来到外边后,李清照才松开了他衣袖,矜持的做了个请的手势,请楚郎君看一看这繁华的汴京城。
    楚祯看到了。
    眼前一幕,是任何现代影视剧都无法重现的古代繁荣景象。
    马车,驴车,独轮车。
    挑着担的,背着干柴的,四人抬轿的,牵骆驼的,三驴拉车的。
    在巷角玩石子、梳着羊角辫的孩童,戴着宽边帽子、骑在马上的长胡须老者,谈笑风生、宽袍长袖的年轻士子。
    临街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,各色招牌与热闹的吆喝声一起朝人涌来,构成一幅《北宋汴京城》的全彩高清图像。
    “楚郎君~~感想如何?”
    李清照掩着嘴,再次笑道。
    楚祯刚想说话,身后就传来先前那位女使清脆的喊声:“姑娘,帽子,帽子!”
    桃琴气喘吁吁的跑来,将帷帽戴在了李清照头上。
    楚祯眼前一亮。
    帽檐有轻纱垂下,略为遮掩住李小娘子的面容,又隐隐约约能看到她姣好的模样,窈窕淑女,纤腰束素,清新淡雅至极。
    “我今日……”
    本不想戴帽的李清照,见到楚祯正把她看傻了的模样后,脸上一红,转而对桃琴说道:“今日不用你跟着了,回去吧。”
    桃琴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朝楚祯行了一礼,“请楚大郎多些照顾我家姑娘。”
    楚大郎!
    楚祯半晌后才回她。
    桃琴这才放心回去复命。
    “楚大郎怎么了?”李清照看出来了。
    “没,我身高跟楚大郎不沾边。”
    “?”
    两人往前走去,李清照很快租赁来一辆驴车,与楚祯一块儿坐上去。
    这驴车有顶棚,四周通风,座椅还铺了一块干净布料,车夫坐前边,楚祯和她坐后边。
    “不知小官人和您的娘子是要去哪?”
    因李清照直接租了半日,这姓黄的车夫很是热情。
    李清照羞红了脸。
    却没回答,让小官人楚祯来说。
    楚祯笑道:“听说汴京城内有大相国寺,还有个挺热闹的桥,就先去这两個地方吧。”
    大相国寺来自李清照,热闹的桥来自清明上河图。
    “小官人是从外地来的?我正好知道一些好去处,游了这两处再带您去,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先去看了大相国寺再说。”
    楚祯一度怀疑现代的低价旅游套路在宋朝就有了。
    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。
    驴车吱吱悠悠的往前。
    坐他旁边的李清照,给楚祯小声讲解城内各家店铺。
    招牌挂正店,意思是可以酿酒的酒楼、店铺。
    解,是当铺。
    看命,不必说。
    琳琅满目的商品,各行各业的行人。
    楚祯还看到了不少店铺门前的彩楼欢门,皆用彩色纸帛和鲜花树枝装饰,上面还挂着灯笼,可见晚上也会营业。
    来到大相国寺,楚祯见到了许多游人,僧侣与儒士并肩而行,相谈正欢,佛寺大门前一溜烟的小摊,各类中药饮子、小吃、古玩、香烛,数不胜数。
    “今日刚好寺门开了,楚郎君随我进去~”
    李清照下了驴车,开心的带他进佛寺内。
    楚祯再次大开眼界。
    先不说大相国寺之大,光是里面摆摊的人,就与现代的佛寺大不相同。
    连带发修行的都出来摆摊,卖一些珠翠,扇子,佛珠,佛像雕刻等。
    拜了佛,许了个愿,李清照又拉他去佛殿后,这里卖的全都是书籍古玩,楚祯看到她对这里极为熟络,可见她没少来过。
    粗略游了一遍大相国寺,李清照买了两本书,意犹未尽的和楚祯离开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