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桑基鱼塘-《农门之长嫂难为》
第(2/3)页
张季寒可是没有她这么乐观,“大嫂,咱们抓鱼都够呛,养鱼就更没有经验了啊。”
这话可是张季寒的心里话。他对鱼的认识也就仅限于鲤鱼,鲫鱼,鲶鱼,黄姑和草鱼。其他的一概不认识。这五种鱼都还是他花了这么多年才分清楚的呢,更别说其他的没什么特征的鱼了——毕竟都长得差不多。
刘梅娘笑了起来,“确实是没有什么经验,但是咱们可以尝试一下。”
“不是,咱们这还没盈利呢……”怎么这亏本的生意就要做起来了啊?
后半句话被张季寒重新咽了回去,他怕说出来被刘梅娘打。
刘梅娘摆了摆手,“你先别急,我肯定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的。这鱼塘也不是说弄好就能弄好的,咱们得先把这上山的路给修好了。”
张季寒还以为刘梅娘要放弃了呢,结果不但没有放弃,反而还增添了一笔花销。这养鱼事业是势在必得。
“修路?弄这个干什么?”张季寒明显不同意,“咱们没路不也上来了吗?何必做那劳什子事?”
他们手上一共就不到二十两银子了,这又弄果园又弄鱼苗的。这手上的钱一分都留不下来不说,这不倒贴都是好事。
现在张季寒就想着能减小花销的就尽量减小花销。真是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,他现在越来越抠门儿了,尤其是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。坚决抵制铺张浪费。
哪怕只是一文钱,能省的也都尽量省了。
就怕到时候这些计划失败了,赔的连裤衩都不剩。
刘梅娘的目光明显要比张季寒的长远一些,“这修路呢,不仅仅是给我们自家人用的。也是给别人用的。”
“什么?”张季寒一头雾水,“这座山都是咱们家的,给人家用什么?”
刘梅娘神秘的笑了笑,“这你就是你目光不够长远了。咱们这个鱼塘不完全是用来给自家养殖用的。这里水质清澈,养出来的鱼必然也是鲜活肥美的。对于垂钓爱好者来说,这必然是一个垂钓的好地方。”
“如果咱们的鱼塘经营得并不那么理想,那么我们可以改变策略,将这里变成一个垂钓胜地。”刘梅娘眯缝儿了一下眼,说道。
刘梅娘的打算是好的,但是张季寒却并不怎么看好这个计划。
养鱼这件事以前柳河村的村民也不是没有想过,但是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了。
一来养鱼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
二来它前期投入的成本比较高,不是说找个池塘把鱼往里面一丢就完事儿了的。寻常人家也无法做到那么大的资金输出,更何况收益也是不定的。相较之下,更多的人会选择老老实实的种地。
贫富差距很大,富裕人家圈地,让农民成为佃农,成日里就等着收成,并不愁吃喝,从而也不会想到去养鱼。
“就咱们村儿的李大妈她男人,之前就试过养鱼。”张季寒说,“李大叔可是赔了不少钱。那阵子李大妈见人都不打招呼了,多半是脸上没光。”
刘梅娘几乎能想象得出李大妈脸上的表情。她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原主的记忆,发现几年前确实是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。
当年李大叔找到了一片池塘,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,回去和李大妈嚷嚷着要养鱼。
李大妈原本是不同意的,可她的再三劝阻也没能起作用。最后被李大叔一句“到时候鱼长大了拿去卖,那赚的钱可比种地多了几倍都不只。”给说服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