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王霖站在何太后的身边,她吃惊地望着全身披挂的陈诚,渐渐地将眼前的面孔和曾经多次在梦中出现的美少年联系起来。她已经满了十七岁,马上就要十八了。在汉代,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大姑娘,再过两年,等到二十岁就该算是老姑娘了。 本来,在她这个年纪,早就应该嫁人。但她是太后身边的人,很难认识什么别的男子。这两年来朝廷在军事上一再失败,又使得根本就没人来关心宫中侍女的婚嫁问题,于是她的个人问题就这么一年年的拖了下来。 这时候,她望着陈诚更显得有男子气概的面庞,脑海中浮现出了梦中的那些羞人场面,不由得霞飞双。王霖的脖子和耳朵都泛出了红色,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陈诚,心跳也变快了许多。 她暗中想道:也不知道巨鹿侯还记不记得我? 陈诚见了王霖,稍一思索,想起了有这么个人,于是笑着向她点了点头,然后对刘辨道:“陛下,如今逆贼袁术盘踞洛阳,不会轻易退去。为了朝廷的安全着想,不如移驾长安。长安曾是我大汉的京师,宫殿都是现成的,又有着四塞之险,不用担心再有逆贼轻易地打过来。” 王霖见到陈诚对她笑了笑,顿时只觉得一股热流沿着脊柱往下,双腿间变得滑腻起来。 她心中大叫道:要死了,要死了! 在小宫女心跳的犹如小鹿乱撞的时候,堂上众人的注意力都被陈诚刚才说的话给吸引了过去,什么移驾长安,不就是说要迁都吗?这种事情怎么能行?当场就有大臣站了出来,训斥道:“自光武帝中兴汉室以来,朝廷就一直定都于洛阳,数百年来从未改变!巨鹿侯不过是地方上的大臣,怎么敢轻言迁都的事情?” 陈诚转过头来,见到是一个清瘦老者,于是问道:“不知道足下如何称呼?” 老者对陈诚毫无畏惧,说话掷地有声,“吾乃光禄大夫士孙端是也!” 陈诚又问道:“还有何人反对天子去长安的?” 司徒王允,太尉杨彪,司空赵温,录尚书事张喜,淳于嘉等大臣都反对迁都长安,这些人或出于公心,或出于私心,都是直接站了出来,明确表态,反对陈诚的提议。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,杨彪五世三公就不说了,其他的王允,赵温,张喜,淳于嘉等人,也都是在朝野中很有名望的大臣。 他们一起反对,就代表了朝廷的意见已经达成了一致。 陈诚皱着眉头问道:“难道就没有人同意迁都长安的吗?洛阳已经残破,就算击退了袁术,周围的产出也不足以供应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宗室,不如暂居长安,等到中原平定,再返回洛阳不迟,诸位大臣以为如何?” 杨彪板起面孔,道:“陛下在洛阳,尚是天子,若是去了长安,只怕就不是天子了!” 陈诚定睛看了杨彪好一会,却只见后者昂首而立,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。 “诸位这是将我当成了袁术那样的乱臣贼子?” 陈诚摇了摇头,道:“听说诸位都饿了,就先吃点东西吧,移驾长安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说。” 在牙兵奉上肉汤和面饼的时候,陈诚唤过刘倩,在她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。刘倩听完之后,眼中放光,转头看了天子刘辨一眼,然后就按着横刀,大踏步的走了出去。 见到肉汤和面饼被送了上来,不但是大臣们口中生津,就连皇帝也是一样。他们暂且放下了别的事情,先填饱肚子再说。不过东西是吃了,但是该反对的还是要反对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