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皇甫嵩却是在琢磨“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”一句,这句诗对他触动很大,就像是说到他的心里面去了一样。他暗中叹气,心道:陈文正实乃智勇双全之人,可惜不能为国家所用,反而成了大患!这次就算放走了韩遂马腾,也非得将此人留下不可! 他转过头来,对丁原道:“丁将军,我们这便发起进攻,将断后的敌军黏住,如何?” 丁原道:“正当如此。” 他对皇甫嵩道:“据探子来报敌军大部已经撤退,只剩下了不到一半。韩遂军在左,陈诚军在右,另外还有杨秋的将旗在长坡塬后面,我们该如何攻打?” 皇甫嵩道:“你带人沿渭水从左边进攻韩遂,我沿着此处山岭,从右边进攻!” 吕布只是伤了左肩,暂时不能用力,但是右手还是能够使用的。他跟在丁原的后面,这时候自告奋勇地道:“义父,请让我带兵发起进攻!” 丁原看了看吕布左肩上的绷带,道:“奉先有伤在身,不如留在我身边观战。” 吕布挥了挥右手,道:“左臂虽然不能用力,但右臂仍在!我帐下有大将高顺,精心训练了一千步卒,战力不在丹阳兵之下。有此精锐,何愁不能击破贼寇?” 丁原对吕布十分喜爱,见他极力请战,便道:“那吾儿当小心一二,不可置身于危险之中。” 鼓点声从将旗前方响起,并逐渐加快加强。稍微修整了一下的汉军随即绕过山梁,按照计划兵分两路,分别前去攻打西凉军的营寨。这块渭水和六川河边上的平地气势并不是很平,而是高低起伏,中间夹杂着好几处塬地和槽地。西凉骑兵虽然依旧能够驰骋,但只要占住了几处险要地方,便能限制住骑兵的机动。 见到汉军发起了进攻,陈诚和韩遂不约而同地将骑兵放了出来。唯一不同地,是陈诚是自己亲自披挂上阵,而韩遂则是命阳逵和田乐两员大将各带数千骑兵出击。 陈诚军大营在长坡塬和六川塬边之间,方才骑兵追到山梁边缘折返了回来,也没有入营,而是在大营外面休息。在汉军杀来之前,士兵们趁机给战马再喂了一次草料,并让马匹饮足了清水。顺便,他们也胡乱地往嘴里塞了点东西。 等到长坡塬上旗帜招展,号角声响,陈诚便命令士兵们一起上马,然后拉开了距离,摆出了冲锋的阵型。依旧是经典的骑兵突击阵型,重骑兵在前,轻骑兵在后,游骑兵部署在两翼。 说是重骑兵,但也只有每次排最前面的两百名侍卫亲军有铁甲,其他的都是扎甲。这两百人中,又只有不到一半的战马有时候会配上铁马铠,称得上是“具装甲骑”,其他的战马最多只在重点部位有皮革或是飐毯保护。这其中有机动性的考虑,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没钱。 马铠的价格比铁甲更贵,但是却有很大的使用限制。只有在地势平坦的地方,才有具装甲骑出场的机会。但这些昂贵的装备会对战马造成极大的负担,使得具装甲骑的冲击力无与伦比,但是马匹的速度也随之降低了下来。要是敌人见识过一次,就知道应该避开甲骑的锋芒了。 不过陈诚一般也不会让亲兵装备上马铠,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,才会使用这一杀手锏。 今天的情况够特殊,却不够特定的标准,所以暂时并没有具装甲骑出场的机会。 阵型已经排开,正待发起冲锋的时候,陈诚却发现对面的汉军并不是以骑兵作为先锋,而是直接就将重步兵放了上来。八个步兵方阵排成两列,每个方阵人数约五六百人,正好是一个曲的兵力。 在步兵方阵的前面和方阵间的空隙中,有许多三五成群的汉军骑兵在游荡。八个步兵方阵的后面,横放着一百多辆战车。战车都以布幔覆盖,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。陈诚猜测,不是将大黄弩和床弩之类的玩意装了上去,就是在上面藏了甲士。总不能说,在上面装满了食物,等着士兵们打累了,就跑战车边上去用餐吧? 战车群中间的一辆战车上,竖着皇甫嵩的将旗。战车后面,还有六个步兵方阵和大群的汉军骑兵。除了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情况之外,陈诚还能看到有不少的汉军正在向着那道山梁上攀爬,估计是昨天曾经见过的那些汉军轻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