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只学了个六七成,但是威力已经提升了许多。骑兵击穿了步兵战线之后,并没有掉头,而是继续前冲,将土丘下面的汉军射手也冲得七零八落,然后才返身向土丘的方向奔了回去。 那些汉军重步兵十分悍勇,虽然被打散了队形,却趁着骑兵返回的时候,用长枪重戟和投矛不断攻击,斩杀了十余名骑兵,不过他们随即遭到骑兵和土丘上步兵的夹击,顿时败下阵来。 杨秋等到自家骑兵返回,放眼向外望去,只见大队的西凉骑兵向着东面冲了过来,随即和汉军的步骑厮杀到了一起。由于地形的限制,骑兵很快失去了冲击力,双方混战在一起,到处都是乱战的兵卒。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敌人,哪里是自己人。 他有些张口结舌地望着下面的战场,心道:这种乱战的场面可是好久都没有碰到过了。 在银川的一年多,杨秋经常听到那些军官们说“军队一定要保持阵型”,潜移默化之下,他也认同了这样的说法。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,保持着完整指挥链和阵型的军队能造成最大的伤害输出。 校场上的演习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,那些散兵游勇在完整的战阵面前只有被屠杀的份。即便是有些武艺特别高强的“先登”或是“陷阵”,在冲入敌阵后,最多能斩杀两三人,就会被剁成肉酱。 但是在他的眼前,现在战场就是乱成了一锅粥的模样,到处都是人仰马嘶,混战的人群在不断地移动,战线不断地破裂,重组,到处都是兵刃互砍时溅射出的火花,以及惨叫着倒地的士兵。 不但前方到处都是汉军士兵,在后方的山梁上,也出现了汉军轻步兵的身影。杨秋心道:主公命我在此地守半个时辰,现在时间已经远远超出,是不是可以撤下去了? 这种大混战就算打赢了也会损失惨重,他可没有兴趣将手上的这点实力全部投下去。 正在思索的时候,远处一彪人马从外围杀了进来。虽然只有不到百骑,却是势不可挡。马背上,陈诚左右开弓,每次霹雳弦惊,便有一名汉军的军官倒地。在杨秋注视的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内,就有四名汉军什长毙命箭下。 在这个时代,军官和将校的装扮是偏向华丽的,因为这样能够让机房士兵看的更加清楚,便能激励士气。是以在战场上,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地位更高的人来。不单是汉军这样,西凉军也是这样,匈奴人和乌桓人等也都是这样。 所以陈诚可以很简单地就将敌人的军官分辨出来,然后用弓箭一一射杀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