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许多信徒的陈诚,稳坐钓鱼台,给人手渐渐充盈起来的尚书省下着各种命令。 “跟上次一样,户部是秋收的主导单位,”陈诚对徐超道:“你身上的担子最重,不但要管秋收的事情,还要管工部的一些事情,但是我不能因此就放松对你们户部的要求。” “是!” “先统计银川,平罗和永宁三地的税赋,然后是灵州,再统计整个北地剩下的地方。” “是!” 陈诚对徐超的干练很是满意,温言道:“我知道许卿这些日子以来凡事都亲力亲为,劳累非常,等黄河西岸三个县的赋税统计完毕后,卿便只管坐镇户部就好了,其他地方的钱粮就由下面的人去统计。” 徐超是这个时段他手上最好用的人,甚至比阎忠都更好使。若不是这位北地豪强的帮助,他现在可能还要在考虑怎么喂饱麾下那么多的士兵,根本没可能扑在工地上几个月,就为了解决高炉炼出来的铁水不合格。 陈诚觉得,他现在手下的文臣武将里面,运筹帷幄有阎忠,筹集粮草有徐超,带兵打仗有赵云,徐荣,吕方,杨秋等,这么豪华的阵容,跟汉高祖刘邦比起来,也就差了一个奇计迭出的陈平罢了。 徐超沉声道:“这些都是臣的本分,谈何劳累?请主公放心,臣必然会将秋收之事办得妥妥当当!” 陈诚上前拍了拍徐超的肩膀,笑道:“你办事,我放心!” 他的确没有过多地插手秋收的事情,只是随意地抽查了几处地方,见事情都办得不错,就没太多管这件事情了。北地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庄园经济为主,这里是文明世界的边缘,在陈诚到来之前,蛮荒和混乱才是这里主流。 每隔几年就会发生的胡人入侵,以及官府的横征暴敛,使得自耕农为主小农经济在这里根本就运转不下去。活下来的人只能自愿或是不自愿地卖身投献,加入到豪强们的邬堡和庄园中去,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活命的机会和一些裹腹的食物。 在这里,不报团的话,是活不下去的,本来是如此,一直是如此。 陈诚在击破了匈奴人的大军之后,将当时还称为廉县附近的许多土地平分给了麾下的将士。这些军人按照编制建立起一个个新的村子,然后推平了废墟的残骸,一起开垦土地,一起修建卫所的壁垒,一起耕作,一起收割。在一年后的现在,他们已经和陈诚牢固地捆绑在了一起。 不管他们以前是汉人还是羌人,甚至是匈奴人也没关系,也不管他们以前还是西凉豪强的部曲,还是凉州诸侯麾下的士兵,现在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,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和粮食,他们就再也回不到以前了,除非他们愿意现在拥有的一切拱手交出去。 将已经吃下肚子的肥肉吐出去,那将会比从未得到过更令人难受。他们的手中有刀枪,卫所中储备的有盔甲弓弩,便是陈诚也不能随便地夺取他们的一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