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阎行当然知道汉阳有很多豪强正在暗中谋划驱逐韩遂,因为汉阳那边来的人都是由他接待的,他怎么可能不知道? 阎忠又道:“我准备派你去汉阳给韩遂送信,顺便看看韩遂麾下文武将佐和三郡中的情况。若是将来君侯真的对韩遂动手,光凭着这些情报便是大功一件!” 阎行低声问道:“真的会对韩遂动手吗?” 阎忠摇了摇头,道:“虽然我觉得出兵最好,但是君侯只怕不会同意。” 阎行拿着陈诚给韩遂的行文,带了十多名士兵,直接回到了汉阳郡。韩遂在夺取了金城之后,为了压制汉阳郡中蠢蠢欲动的本地豪强,又率领大军回到了冀县。听说凉州牧陈诚的使者到了,韩遂便亲自出城迎接。 “听说使者是阎伯道的侄子?” 韩遂看上起四五十岁,身高七尺有余,脸上挂着和善的微笑,看上去像个饱学的儒生,而不是一个统兵十万的大军阀。 阎行不卑不亢地道:“是的。” 韩遂笑呵呵地道:“这么说,彦明也汉阳的豪杰了。可惜之前不知道彦明的武勇,不然定然会征辟彦明为官!” 阎行道:“虽然与汉阳阎氏同出一脉,但家父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迁道了金城。” 韩遂更加高兴,拉着阎行的手,笑道:“我也是金城人,这么说来,我们还是同乡啊!” 汉代特有的双重君主制度,使得这个时代的人往往视郡如国,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视郡如国,才导致了特有的双重君主制度。所以,如果两个人是同乡,那天然的就会比跟其他人的关系更好。 阎行心中生出奇异的感觉,他挣脱开来,往后退了两步,将竹简取出,大声道:“凉州牧有诏书在此!” 韩遂笑道:“彦明远来是客,何必如此急迫?公事待会再议,我们先说些私情。” 阎行正色道:“某为使者,自当先公后私!” 韩遂脸上笑容渐渐消失,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起来,不过他是心机深沉之辈,很快就调整了心态,展颜笑道:“彦明事君以忠,令人佩服。” 他朝阎行拱手,道:“臣韩遂,恭领陈使君钧命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