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、规划未来(下)-《纵横宋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打仗就是打后勤,赵平不得不考虑后勤的问题。
    攻打铜鼓山不存在这个问题,可是嘉定必须考虑。
    嘉定离赵家庄可是有好几百里路,不可能让士卒饿着肚子打仗。
    更何况,保安团的士卒不但保证士卒吃得饱,而且味道非常好吃。
    赵平知道,美食也是一种战斗力。
    这个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才行。
    说完,他就向洗星介绍这三个项目来。
    洗星一看第一个项目。
    他既高兴又怀疑。
    高兴的是,不但可以作为零食,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部分军粮的问题。
    他反复打量,不禁狐疑问了赵平:“小郎君,这个真的可以不用煮熟就可以吃吗?”
    赵平点点头,拿出生产工艺流程图。
    虽然洗星心里怀疑,不过毕竟这是自己给舅舅争取的项目。
    邓周鹏按照赵平的提供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操作。
    这个首先必须制作面条,人工制作速度太慢了。
    没有面条生产设备,怎么办?
    赵平利用自己的设备,制作一个半自动制面器具。
    当然和面、调配是人工,不过成型压延就比人工快多了。
    毕竟,以前是使用擀面棒,既费力气,时间太长。
    但是赵平这个就非常轻松,不但完全平整,而且速度提高十倍以上。
    它就是利用皮带,脚踏代替手工,用机器压面代替擀面棒。
    当然,这个木制及铁制都可以。
    木制价格便宜,容易仿制。
    铁制价格昂贵,不容易仿制。
    邓周鹏一看,心里大乐。
    但是这个确实不太难,别人可以仿制。
    所以小郎君要我保守秘密。
    关键是切面呀,如果用手工或者刀子,前面速度再快也没有作用。
    赵平发明了一个切面器具,这个要求锋利,必须是纯钢制作。
    这个才是制面的关键设备。
    邓周鹏高兴极了,他双脚不停地跟着踏板,只见面条飞快从机器流出。
    娘亲听说赵平又发明一个制面的器械,而且还是她喜欢的面条,于是前来观看。
    毕竟这个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吃的大事,娘亲必须关心。
    跟着娘亲来的都是一群娘子军。
    赵田氏、赵周氏、李涵梅、翠竹、姜莺、洗灵珠、秋霜,夏荷也与兰儿蹦蹦跳跳来到这里。
    她们好奇打量着。
    制作速度确实快,味道如何呢?
    赵田氏与赵周氏立即行动起来,按照赵平宽汤要求,烧了整整一大锅开水。
    又放下几把面条,直至沸腾翻滚。
    不错,面条竟然没有浑汤,放下菘菜,起锅。
    现在赵家庄已经开始酱油,不过还没有量产。
    酱油是面条的最好的伴侣,效果如何,现在马上得出答案。
    每人一碗,加上姜蒜葱辣椒及酱油,再放上香浓的猪油。
    香软、爽口,个个吃得额头都是汗水,一边叫喊好辣,一边不停向嘴里喂。
    赵田氏面条吃了一半,依依不舍放下碗筷。
    赵平不禁一愣,愕然望着她。
    她不好意思笑了笑,打量尚有半碗面条的碗说道:“小郎君,老身实在舍不得呀。”
    娘亲噗嗤一笑说道:“叔娘害怕长胖了。”
    赵田氏打量她越来越发福的臃肿身体,突然毅然说道:“老身不管了,如此美味,不吃如何甘心。”
    说完,她又端起面条,用力吃起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