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:天下终太平-《不良人之唯我独尊》
第(2/3)页
李嗣源对座下子民的种种举动,说是明君也不为过。
鸿犼本想趁着此次复仇之举,将李嗣源虚伪的面纱揭下。
可现在死无对证,鸿犼揭露李嗣源的证据都会让人猜测,这是不是他想故意抹黑的李嗣源,所凭空捏造的东西。
日后对待晋地子民,他需要好好斟酌,日后那些投降的晋将,他也需要好生安抚。
一想到晋地之事复杂,西域探索的进度被迫中止,鸿犼就一阵头大,自古帝王多短命,可不是说说而已啊.......
太平四年,初夏之时......
五路大军总共二十万兵马,依次传来捷报,形势一片大好,梁朝即将步入大一统的局面。
晋地抵抗意识薄弱,甚至有很多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,直到皇诏宣读,人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李嗣源杀害当朝太尉,欲行逆天之举,现已被江湖义士枭首。
大军开拔至此,只为抹杀残党,晋地子民一律无罪。
藩镇诸王也在这一年,见识到了当朝的恐怖战力,王彦章怀怒一战,八战八捷,连斩一十九将,从汴京跨过黄河,直穿蓟州。
梁军的装备与士气,完全不是晋军可以碰瓷的,所以梁军对上晋地的兵士,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。
安重荣也实现了当初的狠话,他带兵杀回定州,将隐藏在城中的鼠辈屠了个干净。
一开始,边境守将还有顽抗之心,但随着李茂贞与鸿犼亲临战场,边关守将再也不敢抵抗,开始献关投降。
若是再负隅顽抗下去,对方的龙头炮就要对着自己的脑袋来一发了,有的将领虽是沙陀族出身,但有一颗忠国之心,他们承担不起开战的代价。
按照鸿犼的劝导,那便是内战不可取,他们的一身武艺,不该在边疆沉寂,当卖与帝王家,博取一世功名。
就这样,大批晋将归于当今朝廷,还有一些不愿继续参军的人,选择加入晋地刚兴起的教派,学习生存之法。
伴随着大量人员的宣传,明教竟一举吞没了通文馆,成为晋地最大的门派。
晋地完全归附,其余藩王心思打消,新梁步入大一统的局面,江湖安稳,天下迎来真正的和平。
............
第(2/3)页